成果成效

【浙江科技大学国际学生国情教育系列】 国际学生走进机器人小镇 感受中国科技“智造力”

2025-05-09    访问量:


     

2025年5月8日,浙江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来自俄罗斯、德国、乌干达、泰国等24个国家的88名留学生,赴杭州萧山机器人小镇开展“解码中国智造基因 感知创新发展脉搏”社会实践活动。国际学生们通过“展馆探秘+场景体验+深度对话”三维实践课堂,沉浸式体验机器人产业集群,对话前沿科技企业,深入理解中国科技创新生态,搭建起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国际传播桥梁。

   


     
   

“中国智造”图谱,

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的跨越

   


在机器人小镇博览中心,国际学生们被一台“会下围棋的机械臂”吸引驻足。这台搭载国产精密减速器的机器人,以0.02毫米级定位精度完成落子动作,其核心部件国产化率已达98%。讲解员以“工业母机”的突破为例,揭示中国机器人产业从“依赖进口”到“自主可控”的十年蜕变。学生们发现,展馆内80%的展品标注着“专利自主”“首台套”等标识,折射出中国从“技术模仿”到“标准制定”的跃迁。

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
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
     
     


   

“中国方案”实践,

科技向善的温度与力量

   


在小镇“未来社区”沙盘前,国际学生们看到科技如何重塑城市:5G巡检机器人穿梭于地下管廊,AI算法将道路病害识别效率提升10倍;屋顶光伏与储能系统为社区供电,碳排放量较传统社区降低75%。这些场景印证了萧山机器人小镇“科技赋能美好生活”的核心理念——让机器人产业从“替代人”转向“成就人”。“科技不是冰冷的代码,而是对人的关怀。”这是俄罗斯籍商务汉语专业232班学生迪丽亚参观后的感叹。

     
     


   

以科技为媒,

架文明互鉴之桥

   


这场科技之旅,恰似一扇透视中国的万花筒,每一项技术突破背后,是制度创新与市场活力的共振;每一个生活场景之中,是科技伦理与人文关怀的平衡。当国际学生们将中国故事带向世界,他们传递的不仅是科技成果,更是一个文明古国对“人与技术如何共生”的东方智慧。

     
     
     


学院致力于构建“强认知、深浸润、聚共识”国情教育三维赋能实践体系,让留学生从“看中国”走向“懂中国”,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“知华友华”青年力量。



   
   

撰稿丨王嘉怡

摄影丨谭肖

编辑丨姜旭雯

初审丨朱祷青

责审丨赵芳

终审丨张华辉